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语文

下里巴人是贬义词吗

2024-03-15 17:38 浏览

下里巴人不是贬义词,是一个中性词语。下里巴人,汉语成语,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是贬义词吗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通常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的解释

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表明作歌者和地方。《下里》和《巴人》是两首古楚国流行的民间歌谣。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引证:

1.而今之文则正声罕矣。鄙贱猥恶者,下里巴人之曲,靡曼幻眇者,桑间濮上之音也。宋·欧阳守道·《送曲江侯清卿序》

2.有暇即当属草,请以下里巴人,为白雪阳春之倡。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缩长为短》

3.谭、娄纯正儒者,那得动意于下里巴人。清·李绿园·《歧路灯》十回

下里巴人的故事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翻译: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下里巴人的近反义词有哪些

近义词:

通俗易懂:通俗:适合于一般人的,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能让大多数人明白的。指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容易理解而不艰深晦涩。

老妪能解:妪:年老的妇女;解:理解。老太婆也能理解。形容诗文通俗易懂或道理浅显易懂。

反义词:

阳春白雪:《阳春》和《白雪》是战国时期流行于楚国的两首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或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曲高和寡:曲:曲调;高:高妙,高雅;和:附和,跟着唱;寡:少。指言行卓越不凡,则知音难得。比喻作品艰深而不通俗,则能理解的人就少。亦含讽刺意味。

下里巴人的造句

1、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文艺百花园中缺一不可。

2、长沙窑的彩绘艺术在唐宋两朝是下里巴人和乡土文化的代表。

3、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台大多製作下里巴人的戏剧节目。

4、像这种下里巴人的作品就不要拿上来丢人现眼了。

5、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1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