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地理

自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8-30 14:29 浏览

《自遣》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描绘了在夏末初秋时的黄昏晚景,诗人借景抒情,在凄清的黄昏晚景中流露出诗人心中浓厚的愁情,表达了诗人对故土与往日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伤身世之慨。

自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用12个字概括:得与失、仇与恨、酒与醉,愁上愁。罗隐想要通过一首七言诗阐述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他想到一个好办法,言有尽而意无穷。言语中包含深意,如何理解则交给读者完成。他在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在诗句中,希望可以帮助和他有相同遭遇的人。

罗隐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生活状态,有收获的时候就高歌一曲,庆祝一下。否则,遇到坎坷一事无成就只能罢休了。做人要开心,要学会释怀。哪怕面对忧愁烦恼的事情,也要学习乐观面对。如果有酒,那就喝得酩酊大醉吧,暂时把烦恼抛到脑后。

看到这里就懂了,罗隐的本意是告诉大家,学着用豁达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苦厄。他觉得人生尚有希望,就不能放弃。如果单看诗中的一句话,的确有消极沉沦的意思。整首诗通读下来,就会读懂罗隐洒脱坦荡的人生态度。

屡受打击的罗隐没有轻言放弃,那些没有罗隐惨的人,更应该笑看人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人生仿佛白驹过隙快不可寻。对于每个当事者来讲,人生又是无比漫长。对于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会积极应对。

自遣的作者是谁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自遣的创作背景

罗隐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便化进取为愤怒,视功名如烟云,常常以激愤的心情、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的丑恶,批判政治的腐败,抒发胸中的愤懑。《自遣》就是其中较有名的诗作。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