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地理

杯水车薪的主人公是谁

2023-06-01 11:00 浏览

杯水车薪的主人公是樵夫。

杯水车薪原文

杯水车薪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如下: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译文

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

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然后再跑回去,盛了满满一杯水,想要灭火,但再跑出去时,柴草已化成灰烬。

杯水车薪典故来源

杯水车薪就是只拿着一杯水,却想要去消灭一车子薪柴所燃烧的火。这句成语的典源从孟子的一段话而来。在《孟子。告子上》里面,记载了孟子说过这么一段话:仁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像水消灭火一样去消灭不仁的事。

但是当今行仁的人并没有真正全心全意去做,力量当然就小了。就好像只拿一杯水却想要灭掉一车子薪柴所烧起来的火,怎么可能办得到?于是不但消灭不了不仁的事物,反而助长它们的气焰,最后还会弄到自己被灭亡。

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就好像我们今天有一些为善的人,只注意到善名,并没有真心诚意要去行善,于是对于不善的事情,就会说:“我也尽到行善的一份心了,但是因为社会上坏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也没有办法。”

本来善绝对可以胜恶,邪绝难胜正,但是假如社会上充斥了太多虚浮的善,善就会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邪恶的势力当然会越来越大,最后是不是就会反过来,把善的势力给取代了呢?由此看来,孟子杯水车薪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义的。后来这句成语多用来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杯水车薪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