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的。
五柳先生传谁写的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五柳先生传的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五柳先生传的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
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
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五柳先生传的写作思路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五柳先生作传,刻画了一个生活志趣高尚、性格鲜明、不同流俗的人物形象。先交代人物的身份。以住宅边的五棵柳树为号,这表现了一个隐士的风雅。
接着,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闲静少言“就是远离世俗、不喜应酬,”不慕荣利“就是不贪图荣华利禄,这正是五柳先生精神境界中最可宝贵的情操。他以此表明同追逐名利的污浊官场风气格格不入。
下面,从四个方面描写五柳先生安贫守志的生活情趣。
一是好读书。读书不死守章句,不为求功名,而重在心领神会,从中寻求精神上的愉悦。
二是性嗜酒。作者用了八个短句写嗜酒,着重刻画五柳先生”任真放达“的个性,表现他的纯朴率真,不虚伪做作。
三是安于贫。家中四壁空空,却处之坦然。
四是常着文。写诗文以自娱其志,作为精神寄托。追求一种忘怀得失的人生境界,以此终了一生。
通过上面的描写,一个在浊世中坚守节操、超然世外,自得其乐的高士形象呼之欲出,风神宛然。
文章的后一部分是”赞“。”赞“本是史书传记中缀于传文之末的一种形式,是对史传正文的阐明与补充,本文则用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境界。”赞“中引用古人之言,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五柳先生的高尚品德作了总结,并说他像是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中的人,保持了人性中的那份纯真与质朴。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4461.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