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物理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个节日

2023-05-23 14:59 浏览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重阳节。

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是古诗当中的颔联,从古诗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佳节是重阳节,这首古诗的内容也是与重阳节相关的。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重阳节的时间是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个节日源于古时候人们举办的丰收祭祀。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现如今,重阳节也演变出一些新的意义,例如敬老、爱老,重阳节也慢慢变成了老人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早期的重阳文化,反映的是上古文明社会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重阳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常将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依据。这也是重阳节相关仪式如果说上巳(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出门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古代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还有很多,例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等等。

重阳节的历史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及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节历史悠久,起始于远古。据文献记载,在战国时代,重阳已人们的重视,但只是在王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西凉杂记》中记载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

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近现代,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