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物理

过秦论重点实词解释

2023-01-30 17:00 浏览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过秦论重点实词解释

1、秦孝公: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穆公十五世孙。他任用商鞅变法。

2、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3、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势,并非实指周王室。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

4、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同义铺排。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下文的“包”“囊”同此。

5、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6、商君:即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卫人。

7、外:对国外。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8、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力。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

9、没:通“殁”,死。

10、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11、因:动词,沿袭。

12、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13、要害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区。

14、爱:吝惜,吝啬。

15、致:招致,招纳。

16、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17、四君: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他们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18、约,结。离,使离散。衡,通“横”。

19、兼,兼并、统一。

20、徐尚:宋人。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纵长”。杜赫:周人。

21、齐明:东周臣。周最:东周君儿子。陈轸:楚人。召滑:楚臣。

22、吴起:魏将,后入楚。孙:齐将。带佗:楚将。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统领、统帅。

23、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

24、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九国,就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逡巡(qūn 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25、亡:丢失,丢掉。镞:箭头。

26、制:制裁,制服。弊:通“敝”,困敝、疲敝。

27、亡:逃亡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北:败北的军队,名词。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

28、因:趁着,介词。利:有利的形势,用作名词。

29、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30、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31、御:驾御,统治。

32、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史称东西二周。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东周灭于秦庄襄王元年,不是始皇时事,作者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才这样写的。

33、履至尊:登帝位。制:控制。

34、振:通“震”,震惊。

35、南:向南。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36、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顺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37、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

38、北: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

39、先王:本文指的是秦自孝公以来六代君王。先,已死去的长辈。

40、焚百家之言: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之言,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著作。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41、隳名城:毁坏高大的城墙。

42、销锋镝:销毁兵器。销,熔化金属。锋,兵刃。镝,箭头。

过秦论第四段翻译

秦始皇死后,他余存的威力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做窗子、用绳子系着户枢的贫穷人家子弟,是当过雇农供人役使的人,而且是被征发戍边的人;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能,有又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投身在军队之中,突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祥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肴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起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

过秦论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这句话出自《过秦论》,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5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