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溺爱长大的男孩子,性格都是比较胆小孤僻,也不怎么爱说话,很少与别人接触,性格比较自闭,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如果长期都是这种性格,很难与社会有接触。
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比较霸道,不考虑周围的朋友,旁若无人的处理事情,喜欢欺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太尊敬别人,脾气不太好,没有耐性,目无师长,他的东西别人都不能动,那他可以随意抢夺别人的,只要他自己想要,他会不择手段,听不进去劝导,喜欢发脾气。
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弱。碰到问题,会习惯性的希望父母能够提供解决建议,或者直接帮忙解决掉。不太会有自己的主见,能够靠自己来主动解决问题。
自我为中心,自省能力弱。会比较过多的考虑自己的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满足,不太容易发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自己错在哪里。
责任心弱。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机会练习如何为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负责,所以遇到事情,容易推卸责任。
从小溺爱长大的男人,对家庭没有责任心,自私自利,不在乎 别人的感受,做事幼稚,就是一个巨婴,遇事逃避,把老婆当成妈,只会索取,不知道回报,不懂得感恩,而且还很花心,遇到重大事件,只会一味的狡辩,推卸责任。
高级的宠。父母文化层次高,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对孩子施以精神上面的宠爱。具体体现在尊重孩子与孩子做朋友、正确引导孩子在人生路上做正确的选择。另一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上的需求,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是一片空白。
被宠溺到大的人,心理表现得特别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觉着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对他/她好。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报导,一些从小被父母宠溺到大的孩子,步入社会后犯下的一些错事。被家长过分宠溺到大的人有以下表现:
变得自私自利: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
缺爱、自卑、没有信心、胆小怕事。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可能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很偏激,很容易愤怒,尤其是被人伤及痛楚,很难自控。
但是这个从小要看是多小,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自主思维方式。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孩子的童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如果并不缺少关爱,那么问题不会很大。只不过是有一个无法弥补的弱点罢了。有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导。等长大成人以后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就现在的社会状况来讲的话。有影响的也就是上学和婚姻。不过这两样现在也不是什么事。
再有一种,就是缺乏关爱的,那么这个就很严重。没有足够的关爱,也没有父母的管教教导教育,加上周边的人和环境的影响。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自主思维的前提下,这孩子极大概率会变得偏激,而且心理扭曲。会对很多事产生仇恨心理。而且极易被小事所激怒,然后爆发。没有自控力。
长大以后也多半不会走正途,因为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步入歧途。
而且这类人多半的心理状态都差不太多,总是会自问凭什么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会把别人的获得视为仇恨的原点。总是会想如果自己和别人拥有同样的出发点自己会如何如何如何。自己的不成功就会变成是别人的错。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极难改变,虽然理论上能通过心理辅导重新让这些人建立正确的观念。但是也仅仅是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实例,少之又少,非要说,可以说是连续买2次彩票都中头奖的概率。可能比这个概率还要低。
以前见过一个孩子,他还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虽然他爷爷奶奶对他很好,但是每次他都不敢谈起爸爸妈妈的话题,他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也非常没有安全感。
也有小朋友在背后说他是没人要的孩子,因为这事他还经常和人打架。
不管小的时候父母是因为什么不在自己身边,孩子都有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抛弃、不让人喜欢,也就会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容易惧怕不确定性。
溺爱孩子长大后表现出自私、没有责任心、没担当、碰到什么困难点的事,第一时间想到就是逃避、退宿,不敢去面对,希望家里长辈出面解决问题等等。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就变成了“巨婴”,其思想、行为、心理都还处在孩子的状态里。他们自私,心胸狭隘,心理脆弱,没有担当,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缺乏独立能力。过度娇惯的孩子常常缺乏独立能力,依赖性较强。他们可能无法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也需要常常依靠父母的指导和决定。这样的情况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显得不够坚强。
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被过度娇惯的孩子往往没有学会自我调节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一旦面临挫折或困境,他们容易陷入焦虑和抱怨的情绪中。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少经历失败和挫折,对于处理问题的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那些被溺爱、放纵的孩子,长大后依然过着放纵的生活,甚至过的更悲惨。
现在无论在电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看到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甚至是两家人围着孩子转,正真做到了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吃穿用在家中都是最好的。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孩子少了,另一方面是生活条件好了。像许多老人常说的,孩子多的时候,大孩子带小孩子,生活水平差的时候,能吃饱饭已时奢望,那还能专门为孩子做好吃。加上以前的老人吃过苦,受过罪,不想下一代的孩子们再受罪,父母又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就出了溺爱孩子。
以前对孩子的溺爱放纵多出现在男孩子身上,那时候,家里如果有几个姐姐妹妹,只有一个男孩子的话,这个男孩子就是家里最娇惯的那个,也是最放纵的那个,最后的结果,也是最不孝顺的,最不成材的,更严重的结局还有误入歧途的。
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溺爱孩子,已没有男女之分,许多女孩也被溺爱放纵式养护,养成了飞扬跋扈、好逸恶劳的性格。这些被溺爱放纵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不能独立生活,啃老是正常现象。
溺爱放纵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不负责任,社会不是你爸妈,更不是你家,父母包容你的,不代表别人会包容你,社会要包容你,溺爱放纵的人生,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生,还会对下一代造成恶劣影响。
我也有孩子,也疼爱自己的孩子,也心疼他吃苦受累,我也想给他最好的。但我清楚的知道,我能包容他的所有缺点,别人不会包容他,社会不会包容他,我养不了他一辈子,护不了他一生,他自己的路需要他自己走,他将来要有自己的家庭,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为自己的孩子负责,所以,他必须要坚强独立。要养成坚强独立的人,就不能溺爱他放纵他。
对孩子来说,从小在父母争吵不断或是冷战不停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可能比父母离婚还要糟糕得多。那么,长期在争吵环境长大的孩子会怎样?
长期在争吵环境长大的孩子会怎样
1、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孩子很难感受到爱,会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和对世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而他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他性格和行为的偏差。
2、孩子可能会有自责感,他会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到哪儿都是一个引发问题的人,失去自信心,对生活的热情也不够,经常木讷或者多疑地生活着。
3、恐惧进入一段感情,或者草草选择一个结婚的对象进入婚姻,对自己的情感归属还没有确切的想法,不知道自己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能够恩爱能够和谐的。于是乎他们是没有能力面对感情的纠葛的,也不能够了解自己到底适合找什么样的结婚对像。
4、在婚后他会和他的结婚对象重复他父母亲的这种相处模式,然后再一次的踏入那种无休止争吵的繁闹的环境里面去,从而进行一个恶性循环。
5、无法集中精力去发展自己,由于负面信息、情绪接受过多的孩子,由于情绪一直受到影响,所以青少年时期会在学习成绩上不能集中学习、不够稳定。
父母发生争吵时要注意什么
1、争吵或大或小,但父母要有规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要尽可能营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2、如果出现不必要的争吵,尽量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刚才有些冲动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以后都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长期在争吵环境长大的孩子,家庭不和所带来的爸爸妈妈不断争吵,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引起孩子心情不稳定、心灵失衡的主要原因,乃至长大以后也会留下难忘的苦楚的回忆。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之间应该是充满爱的家庭。幸福的家庭能让孩子充满安全感,有幸福的环境。避免无休止的争吵,能过的夫妻就应该时刻注意,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让孩子能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成才。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养成一个品格优秀,健康向上的孩子,而一个坏的家庭环境,会促使孩子变得,自卑、暴躁,甚至胆小懦弱。那么在争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是怎样的?
在争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
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1、孩子非常害怕,处于惊恐之中,孩子会安全感不足。长大后,因为缺乏安全感,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
2、孩子会非常自责,总担心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战争。尤其有些父母还会说,就是因为你,我们才没有离婚,这会让孩子非常内疚。在成年后,孩子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总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无端地自责,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让对方不喜欢,有可能在关系中变得讨好。
3、孩子会非常讨厌吵架,但是在争吵的环境中长大,他会非常熟悉这样的味道。在建立亲密关系后,即使对方不喜欢吵架,她可能都会创造机会引发两人的争吵,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父母吵架如何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1、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两人观点有冲突的时候,先各自冷静一下,事后再谈。如果实在忍不住,建议回房关起门来争论,避开孩子。
2、及时和孩子沟通解释
如果不小心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了,要学会及时补救。吵完了闹完了,应该和孩子解释清楚,要让孩子知道,刚才只是父母的意见不同,一时冲动争吵起来,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请求孩子的原谅,告诉他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他的。
3、当着孩子的面和解
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可能你们吵完了,没事了,但是孩子可能还沉浸在恐慌中,所以父母吵完架要给孩子一个“交代”,最好当着孩子的面和解,可以在孩子面前来个拥抱或互相开个玩笑,让孩子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结束,父母已经和好如初。
在争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是恐慌的、害怕的,甚至是扭曲的,所以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要让无休止的争吵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长期被家长吼骂,在心理上会产生惧怕,抵触心理,甚至叛逆,如果一个孩子长期被吼,孩子会变得非常叛逆。
例如,在生活中抵触父母,父母的吩咐他们决不服从,会抵抗,甚至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和离家出走等,孩子长大了也会惧怕父母,见到家长会低着头,或仰着头,不服你等等。
经常对孩子大声吼叫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胆小、自卑和敏感。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并且可能会变得易怒或者掩藏真实情感。这种行为还可能导致孩子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会影响他们日后的人际关系。
孩子经常被吼、被骂,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爱,慢慢的,孩子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和父母商量和沟通了,关系自然就慢慢的疏远了。
相反,积极的家庭环境和尊重孩子的沟通方式将有助于培养出自信、友善和乐观的性格特质。因此,家长应该避免经常对孩子吼叫,而是要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互动。
所以啊,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方法的事情,父母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教育孩子时,尽量避免大吼大叫,否则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到时就追悔莫及了。
从小被吼大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吼骂,而是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孩子已经受到了吼骂的影响,家长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恢复心理健康。
一般,我们对孩子大吼是想利用威慑力震住孩子,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都能听自己的话。可却不知道,吼叫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还可能会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和恐惧的心理,越来越不听话。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应该做到态度温和并坚定,而不是表现出犀利的语言和态度。
在把自己的想法教给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注重孩子的是否有准确地接收到自己传达出来的信息其实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就是一个输出和回执的过程,家长要给孩子输入准确的观念,让孩子明白然后让他回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说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变得不听话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思想性格都会随之变化,所以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掌握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技巧,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儿子长大了不听话怎么办
1、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起朋友的关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不然孩子会觉得很不舒服。多一些和孩子商量,了解孩子的兴趣。这样就会减少和孩子的冲突,孩子也会变得很乖。如果有大道理想和孩子讲,最好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在无意中传输道理,这样孩子会更好的接受。
2、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3、夸赞孩子要具体,给孩子自信。家长采用鼓励教育,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受到鼓励、表扬的具体点在哪里,是因为孩子成绩比上一次提高了,还是上次出错的单词这次写对了,或者这次主动地将玩具自己收拾好了,等等,家长用具体、形象的的语言描述欣赏孩子哪一点。因为家长们对孩子的努力给予相信、肯定和鼓励,那么孩子一定会克服困难,不断坚持。
4、让孩子逐渐参与决策。家长要让青春期的儿子感觉到,父母是需要自己意见的,这样是对孩子的一个巨大的鼓励。许多父母只是大声说出决定,而不是让孩子参与到讨论和决策。然而,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时,让她们发表意见会给她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助于孩子成长。
儿子长大了不听话的原因
1、不听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所以,家长一定要坦然地接受孩子的行为,做好耐心陪孩子渡过这段时期的思想准备,理解孩子的痛苦,不过多限制孩子的淘气行为,否则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甚至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2、溺爱和纵容。孩子被过度关爱,以及不设限的纵容,导致孩子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长期被宠爱的环境下长大,孩子更容易变得骄纵、任性,对他而言,父母应该听从自己的,要让自己听大人的,那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家长不要一心觉得孩子大了不受管束了,首先要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太多不理智的爱了。
3、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儿子长大了不听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不像小的时候没有思想,没有想法,长大之后接触的事物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束缚。
4、家长过于严厉或控制孩子过多。过于严厉或控制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反感和不听话。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需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耐心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很多家长说自己和孩子没法好好说话,当你让他做什么的时候,听不了孩子的两句借口,脾气就能冒出来,气到头发丝都能竖起来。
总有人告诉家长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当你在这样的情绪里时,你会发现跟孩子的沟通进入了恶性循环,你永远需要怒吼孩子,孩子才能听一会儿话,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害怕这样的爸爸妈妈,慢慢地减少跟爸爸妈妈的沟通。
其实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反抗你的时刻,都是你能够看到你们之间问题的时候。更是你能够给孩子灌输你情感的时候,只要利用好这些时刻,你跟孩子的沟通会更有效,而且更能加深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女儿越长大越不听话怎么办呢?
一、包容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高兴也好,难过也罢,谁也不能控制别人的情绪,孩子更是情绪化的典型人物,说开心就开心,说难过就难过,一句话说不对可能就会生气。所以,家长想用讲道理和摆威严,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根本不起作用。也许家长严厉的目光把孩子本来要发泄的情绪和眼泪憋了回去,但其实带给孩子更大的伤害。
甚至还有的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懂事了,但是还是这么任性,就爆发了,大喊大叫甚至打骂孩子,换来的可能是孩子的反抗或者无声的抗议。
大壮哥想说,作为孩子他们所有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自己内心的表达,家长应该学着去接纳,而不是让孩子改变情绪,甚至是去对抗孩子的情绪,那样只会把孩子推向对立面。
二、换位思考和倾听
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亲子关系的融洽就更进了一步,接来就是家长能够换位思考和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家长如果能够和孩子“共情”,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感受,明白他这种情绪的由来,然后试着把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里,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
例如生病刚好的孩子闹情绪,想吃西瓜,一般父母可能就会说,孩子还生病呢,吃西药不行。
但如果家长能接纳情绪,换位思考和倾听,换个说法试试呢。
“宝贝,妈妈知道你想吃甜甜凉凉的西瓜,但是西瓜和你吃的中药有些冲突,如果同时吃可能让你的病情加重,妈妈觉得你身体好一点再吃可不可以呢?”
如果这么说,就把问题的决定权交给了孩子。既充分理解了孩子的心情,又接纳了孩子的情绪。
其实这可以用一个公式解决:共情+肯定孩子+用“问题是”开头+为难的原因+提供合理的选择。
三、坚持原则
共情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任凭孩子态度如何,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定,孩子看到家长的态度明确,很快就会停止哭闹。
家长温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明白哭闹不能解决问题,规矩一旦定了,就要坚决执行,发现违反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惩罚。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哭闹一下就能打破规则,觉得不守规矩也没有关系。
叛逆期是每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要经历的时期。只不过有的孩子叛逆期来的早一些,有的孩子叛逆的时间晚一些。虽然孩子叛逆的时间不同,但是叛逆的特征大多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小孩叛逆期有哪些特征呢?
小孩叛逆期有哪些特征
1、挑战权威
叛逆期的孩子觉得权威是不可信的,他们拥有非常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因此总是故意做一些家长不允许,学校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强大的。在他们看来,那些乖乖学习的好孩子是老师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是背叛者,所以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人。
2、以自我为中心
开始觉得世界总是围绕着自己存在,凡事以自我感为主。由于自我感太强,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出现不为别人考虑、排斥他人、不接受别人意见、不理解别人的行为和思想。有些性格的孩子还容易养成孤僻、自负等不正常的性格特质。
3、想要远离父母,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以后,他们不喜欢和父母交流,有什么事情都喜欢闷在自己的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并且他们会想要远离父母,不喜欢别人过度插手自己的事情,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
4、想要去冒险、创新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渴望去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想要去冒险去创新,去做很多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活力和动力。这个时候家长要适当引导孩子,把这股力量用到正确的方向,也是很不错的。
小孩叛逆期怎么教育
1、家长要学会倾听和理解
大多数父母和叛逆期的孩子相处不好,都是因为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控制孩子,当你用暴力来对待叛逆的孩子时,也就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掌控力。所以说,父母在管教孩子一定不要试图去掌握孩子,要学会谅解孩子。在日常沟通中要学会体谅孩子,并且要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2、表现出同理心
试着理解他们的观点,验证他们的感受,即使你不同意的观点,但人有表现自己内心想法的权利。试想一下,如果对面是个陌生的成年人,你会马上制止对方继续说下去吗?因此,保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但也要设定明确的界限,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分析行为,建立明确的期望和后果。
3、父母要留出和孩子独处的时间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父母往往因为繁重的工作,忽视了和孩子的交流。也有很多父母回到家,就开始玩手机,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是时候放下手机,给孩子留出每天和你在一起的10分钟时间沟通交流。
4、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当孩子逆反时,父母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可以放低姿态,让孩子情绪冷静下来。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事情的对与错。只要父母积极引导,一定能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叛逆期。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5357.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