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语文

西厢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2024-04-01 09:29 浏览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

西厢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厢记》主要讲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 书生张君瑞与前朝相国女儿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二人一见倾心,奈何莺莺早已许配给表哥郑恒。

誓要抢莺莺为妻的叛将孙飞虎此时带兵重围寺院,处于危机中的崔夫人承诺:“谁有退兵之计,便将莺莺许配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向白马将军发信求救,孙飞虎被一网成擒。

岂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以莺莺早已许配郑恒为由迫莺莺与张生以兄妹相称。幸得丫鬟红娘出谋献策,安排莺莺与张生月下幽会,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后被崔夫人察觉,夜审红娘,红娘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充满了九死一生的惊险情节。从开始的学习交友到结识莺儿,再到艰难追求,张生的命运在不断地起伏变化。爱情的苦辣酸甜,尤其是生离死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厢记》的由来

《西厢记》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传》中张生是个无行文人,骗取了莺莺的爱情是一悲剧故事。此后,故事广为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但故事情节没有新发展。直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西厢》故事才有了新的突破:矛盾性质衍变成争取恋爱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了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张生私奔团圆作结。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描写也尚欠纯至,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只有经过王实甫的天才创造,才“令前无作者,后掩来哲,遂擅千古绝调。自王公贵人,逮闺秀里孺,世无不知有所谓《西厢记》者”。

王实甫《西厢记》,在艺术,它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绪之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唱。王伯良说:“《西厢》妙处,不当以字句求之。其联络顾昐,斐亹映发,如长河之流,率然之蛇,是一部片段好文字,他曲莫及。”李渔说:“吾于古曲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能之。”它的出神入化的心理刻划,它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形像,它的峰回路转的结构安排,在中国的爱情戏剧中,除《西厢记》外,是找不到第二部的。

总之,王实甫的《西厢记》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出了人们的心声。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西厢记》的结构宏伟而紧凑,严整而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跌宕多姿的复杂面貌。

2.《西厢记》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等戏剧典型。

3.《西厢记》的语言自然而华美,典雅而富丽,具有诗意浓郁、情趣盎然的独特风格。

作者善于把质朴活泼的民间口语和精炼隽永的诗词语言熔铸在一起,雅俗并行,本色而又有文采,生动活泼而又雅致清新;《西厢记》中的不少曲词善于渲染气氛,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西厢记》的人物语言也都是高度个性化和充分戏剧化的,完全切合戏剧角色的身份、地位、教养和性格,如莺莺的语言妩媚蕴藉,张生的语言文雅热烈,红娘的语言鲜活泼辣,惠明的语言粗犷豪爽,都表现得恰如其分。王世贞称《西厢记》是北曲的“压卷”之作,王实甫也确实堪称文采派的典型范式。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1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