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当时杜牧为池州刺史。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谁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杜牧。
【原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便向路旁借问一声卖酒的人家在哪里恰巧有个牧牛童子,伸手远远地一指,分明是前面的杏花村。
《清明》全诗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交代环境、情景、气氛及人物,描写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语言通俗,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却将情景描绘形容得自然曲尽。
上句的“雨纷纷”既是形容春雨的意境,又是在形容那位雨中行人的心情,形象自然地显现了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高妙境界。下句的“行人”为何“断魂”?只因清明时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断魂”二字的运用十分传神,写出了行人之心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交代了情景:清明时节春寒料峭,行人冒雨赶路,衣服被雨淋湿,孤独更添愁绪。后两句就很自然引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上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情景的办法:寻到一个小酒店,歇脚避雨驱走春寒,饮酒解乏散去愁绪。下句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一个“遥”字,从字面上看是远,却妙在不远不近之间。在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里,就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17452.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