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英语

孔子关于孝的三种境界

2023-02-07 11:26 浏览

第一境界:养亲是孝的最低层次,能养是对父母孝的基本要求,能养就是孝。能养是对孝的基本要求;第二境界:敬养是孝的较高层次,“敬”着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第三境界:“继志述事”是孝的最高层次,是对合理之政应当之事的传承,而对人生的探索和反思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永恒的追求。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通过教育人们对自己父母慈孝的亲子之爱,而层层外推,逐渐将着这爱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们学会恻隐和不忍,让它成为化洽天下之诚爱。

孔子的孝道思想将社会中所有的人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于本民族的内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整个民族有了向心力,从而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员维系起来,维持社会的平稳、安定还有和谐。

1、奉养双亲

在以“仁”为基础上,孔子认为,“孝”应该爱父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奉养双亲,也就是要尽到赡养的义务。

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经说到,要“能竭其力”,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标准。也就是要尽心尽力地侍奉,具体到每个人的家庭有具体的情况。

2、尊敬双亲

在“礼”的思想指引下,孔子认为子女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上,要保持一定的礼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要尊敬父母。这一点在孔子回答子游问孝时,就做出了解释。

通常我们认为,只要爱父母就是孝了。但是在孔子看来,如果只是奉养,那么和犬马是没有区别的。他认为人所谓的孝,更需要“敬”。

3、无违

沿着孔子“忠”的思想,就可以理解他孝中的“无违”思想了。这一点,在他的弟子孟懿子问孝子问孝时,孔子做出了回答。

这里的“无违”,字面意思就是不要违背。从简单的意思来讲,所谓忠就是忠诚于父母,很多人也就会自然认为,那么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母。但其实,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所谓的“无违”是不要违背礼制。

关于孔子的尽孝名言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