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时间划分是唐朝时期。
以(并包括)唐代的古风、新乐府之前的诗歌作品为古体,其后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
格律诗以前的古体诗
下面会说道格律诗出现的时间是在齐梁时期,这以前的诗人不知平仄四声,因此也不存在格律的讲究,所以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
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诗歌都是古体诗,一直到齐永明之前所有的诗都是古体诗。
无论是诗经的四言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乐府的杂言诗(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十九首的五言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曹丕的七言诗(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都是古体诗。
唐朝人所说的汉魏到刘宋时期的“古诗”,又有古调诗、格诗的称呼,指不讲究声律,音调自然的诗歌。
格律诗以后的古体诗
格律诗出现以后,有人喜欢写格律诗,有人喜欢写古体诗,例如李贺、李白的古体诗作品都好于格律诗。这个阶段的古体诗有什么特点呢?
这时的个别古体诗有了格律化的因素,甚至用格律诗的句式写古体诗,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有标准的律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
也有一些诗人特意避免使用“律句”,例如杜甫《瘦马行》: 骅骝不惯不得将,平平仄仄仄仄平。
近体诗和格律诗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所谓近体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其实“格诗”还不同于“律诗”,格诗是指气格高古的古体诗,但是后人把律诗直接就叫做“格律诗”了。
格律诗的出现始于南北朝的齐永明体,沈约等人的四声理论风靡大江南北,诗歌中四声平仄的引入诞生了初期的格律诗。
初唐以前的格律诗已经有了平仄、对仗、押平声韵的习惯,在初唐上官仪时期,黏连的规则也被接受,在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时期基本成熟。
不过喜欢古体诗的人对沈约不以为然,例如大诗人李白说过:“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
因为格律诗在唐高宗时期被科举考试所采用,所以读书人必须学习格律诗的创作,即使是不愿意受到羁绊的李白也有大量的优秀格律诗传世。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2383.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