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的道理是什么
买椟还珠的道理是不要只被表面的东西迷惑,要认清事物的真正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去卖。为了能卖上好价钱,他用名贵的木材雕刻了一个盒子,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他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精美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去了郑国。
抵达郑国之后,他在一条闹市上展出他的珠宝,围观的人非常多。有位郑国人非常喜爱这个盒子,于是出高价买下了它,但把珠宝还给了珠宝商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这就是买椟还珠的故事。
买椟还珠出自于哪本书
买椟还珠出自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全文分为六章,分别从“忠言逆耳”“民为利,士为名”“以身作则”“诚信”等方面论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买椟还珠的近义词
反裘伤皮: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出自《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舍本求末: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出自《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南辕北辙:本想往南方走,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事倍功半: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小。也作“力倍功半”。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
买椟还珠的反义词
取精用宏:指从占有的丰富材料中提取精华。“宏”也作弘。出自《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去伪存真:去除虚假的,保存真实的。出自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出自唐·刘知几《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时有获宝。”
澄沙汰砾:意思是指除去杂质,使之纯洁。出自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志合心齐,如金在熔,澄沙汰砾,以精为同。”
买椟还珠造句
1、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2、先把采购资讯和标的掌握好,免得受买椟还珠的讥讽。
3、很多附庸风雅、虚有其表的收藏家,专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4、包装再好也只是外表,我们更看重的是商品的内在质量。你要记住,我们可千万不要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5、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应该做出买椟还珠的蠢事。
6、学习上我们要有的话矢,不能漫无目的,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7、学习上我们要有主次之分,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8、读古典诗,不顾内容,只注意平仄格律,与买椟还珠何异?
9、我们不能当那种买椟还珠的笨蛋。
10、说到这里,不禁想起《韩非子》里面一个经典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叫做“买椟还珠”。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2737.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