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于与年轻男女追求爱情的桎梏,《牡丹亭》当时成为了西厢记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震动了当时的剧坛。而汤显祖的主要贡献也是在这一上面,展现了非常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采抒情手法等方面。
《牡丹亭》的具体简介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品,写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98年)。《牡丹亭》的故事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主要讲述了南安那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和少年书生柳梦梅的故事。
汤显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杜丽娘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表现了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主题,语言真切,抒情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
《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丹亭》的表现手法
汤显祖在写《牡丹》的时候,在文章设置了三年的时间差,这也是非常具有神秘和梦幻色彩的,尤其是在古代社会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一种戏曲结构。
以往的传统戏剧在叙事上,主要是从故事发生到结束的时间来进行叙述的,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的沉闷,可是《牡丹亭》就采取了回叙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让故事当中的一些情节及早的被观众所熟知,也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最后汤显祖也有了东方莎士比亚的称呼,同时《牡丹亭》也是作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座高峰。
汤显祖对历史的影响
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认为他用韵任意,不讲究曲律的评论家,也几乎无一不称赞《牡丹亭》。由于汤显祖的影响,明末出现了一些刻意学习汤显祖、追求文采的剧作家,如阮大铖和孟称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之说,实际上并不恰切。《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汤显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5年,韩敬编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两代均有刊本,比较通行的是1964年由钱南扬、徐朔方合编的《汤显祖集》,包括诗文和戏曲。
本文链接:http://jtjycn.demo.zzsc8.com/post/26517.html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